撰文:CHUNZHEN
來源:ChainFeeds
「有限游戲是為了贏,無限游戲是為了繼續游戲?!故苊绹鴮W者 James P. Carse 的啟發,以太坊基金會執行董事 Aya Miyaguchi 提出了以太坊「無限花園」的愿景。以太坊不僅僅是一個技術,還是一個由個人和組織構成的多樣化花園。以太坊基金會作為花園中的園丁,承擔著培育和促進生產但不控制的角色,人們在開放且無限的花園中構建和成長,讓花園持續有機的繁榮。
在為期 4 天的 Devcon SEA(Devcon 7)之旅中,我看到了以太坊「無限花園」愿景的具象化。
當我們談論公共物品時在 Devcon 期間,我主要采訪了一些代表性的公共物品項目,包括 Gitcoin、Protocol Guild、Octant 等,比較遺憾的是沒有找到 Optimism 團隊。以下為觀點總結:
Gitcoin 聯創Kevin Owocki談到了像賬戶抽象這類的技術使得 Web3 在用戶體驗上更接近 Web2 的產品,這一點是 Gitcoin 所欠缺的。Gitcoin 本質上還是一個為 Web3 開發人員構建的平臺,它默認每個人有錢包,懂得如何交易,但如果想要為非區塊鏈用例提供解決方案,用戶體驗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此前,Gitcoin 曾推出過一個實驗性 Layer2Public Goods Network,旨在將排序費用用于建設和資助公共物品,PGN 已于今年 6 月停止運營。關于 PGN 關閉的原因,Owocki 表示 PGN 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的采用率還是太低了。沒有人真正在使用它,因此項目關閉也是必然的。但他本人對 PGN 的想法非常贊成,也歡迎任何想要重啟 /fork 該項目的團隊。
作為比較神秘的 Protocol Guild,此次 Devcon 也采訪到了 Protocol Guild 成員之一Cheeky,一下為幾個有趣的點:
1)關于 Protocol Guild 成員多樣性的問題,亞裔(大概 2 位)和女性(大概 6 位)都只有個位數,但是這不僅僅是以太坊生態獨有的問題,Protocol Guild 也將一直關注和幫助更多女性進入生態;
2)Protocol Guild 沒有市場團隊,都是簡單粗暴直接問 Layer2 要幣(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會被 Layer2 直接拒絕),明年一季度 Protocol Guild 將會加強品牌建設,理想狀態是項目直接捐款而無需和團隊成員溝通;
3)Protocol Guild 的本質是 Layer2 提供資金使優秀開發者留在 Layer1 建設,可能聽起來有些悖論,但是 Cheeky 表示以太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以太坊 Layer2 也繼承了以太坊的安全性,先建設好以太坊,其他 Layer2 才能有長足發展。這是一個比較好理解的觀點,因此希望未來所有 Layer2 都能有所貢獻;
4)關于正統性的問題,有沒有一種可能 Protocol Guild 成長為另一個 EF,項目方捐贈代幣變相表忠心(正統性)?能聽出來 Protocol Guild 是有這樣的野心的,但是具體怎么做還沒有想好。最后,Protocol Guild 來者不拒,哪怕是 Memecoin 捐贈代幣用來博一個 PR 也是他們樂于見到的。#p#分頁標題#e#
Octant 作為新興的公共物品募資平臺,將 Golem 基金會質押的 10 萬個 ETH 的收益作為公共物品資金來源,其公關主管Wlodek Gogloza表示,Octant 是一個可持續的資助平臺,Golem Foundation 作為 Solo Staker 質押自己的 ETH,然后將部分回報用于資助公共物品(不一定是 Web3 行業的公共物品)。同時,考慮到安全性,Octant 也不會考慮流動性質押方案,盡管這可能帶來更高的回報。
我注意到,在 Octant 剛剛完成的 Epoch 5 資助輪中,Protocol Guild、Revoke 等「資助大戶」依然占據了資助榜單的頭部。因此產生了這是否是二次方融資的弊端的疑問,因為人們更傾向于把資金捐贈給這些「流行的、頭部的」項目。Wlodek 表示,像 Protocol Guild 這樣龐大的項目本身對資金的需求就比一些個位數開發者的獨立項目大得多,而像一些名單末尾的小項目的需求可能僅僅是辦一場線下活動。當然,這里面也確實有一場「人氣競賽」,也確實是一個值得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Wlodek 還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現在很多資助計劃都在采用二次方融資,但事實上最初的二次融資論文的配捐池并不是固定的,它會根據捐贈者的實際捐贈情況增加或減少,而現實中采用的二次融資的配捐池都是事先確定的,這可能導致最終的捐贈情況并不能真正反映民意。因此,Octant 正在考慮采用更加原始的二次方融資公式,即不事先確定配捐池資金的大小。
泰國本土項目泰國本土項目存在感不高,只在 side event 上碰見了幾個泰國本土的項目。首先是在 MemeWonder 上有一些泰國本土的 Meme/GameFi/ 元宇宙社區,但是規模都不大。一個意料之外的是我自己常用的記錄代幣解鎖工具的 TokenUnlocks 是純泰國本土團隊,他們現在已經正式升級為Tokenomist,融入了更多鏈上和分析元素。其他的項目還包括主打將 USDC 兌換為電子泰銖(DTHB)進行掃碼支付的錢包應用Rubie、跨鏈通信協議Analog等。泰國的 Web3 項目給我的感覺還是處在野蠻生長的階段,但是發展需要的建設者、資金和氛圍都已具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新興市場。
閉幕式當天正值泰國水燈節,會場布置了水燈裝飾
最后,我對 Devcon 最大的感受就是以太坊是一個開放包容的生態。在這里,任何背景的人都能找到能夠參與進去的話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踏實地構建一些新東西。以太坊基金會也真正做到了園丁的角色,存在感不那么強,但有需要的時候你總能找到他們。但同時,以太坊作為一個如此龐大的生態,變革面臨的阻力也是客觀存在的,尤其當牽扯到多方利益時。整體而言,以太坊可能不是一個獎勵勇敢者的生態,但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最終都會 pay off。#p#分頁標題#e#